笔记 – 可复制的领导力:樊登的9堂商业课

By | 5月 27, 2023

怎么评判领导力

但有没有领导力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。看什么呢?你就看他的痛苦指数。每创造一百万元价值所需要让自己和他人付出的痛苦量,就能够衡量他的领导力。就像我们小时候上学一样,玩命学习成就的学霸不新鲜,开开心心考上哈佛的才是凤毛麟角。

布置任务

中国的老板在布置任务时喜欢说两句话,第一句是“看着办,我相信你”,还有一句是“不要让我说第二遍”。这与西方管理学的要求背道而驰:他们要求说5遍,我们的老板希望自己不要说第二遍。一遍之后就要求员工理解所有的细节,甚至有一些老板更有趣,要求员工有“眼力劲儿”。什么叫“眼力劲儿”?就是眼色,其实是一种表情、神态。

下次要布置任务的时候,千万别忘了一定要说5遍,这是提升领导力最简单有效的方式。

给华为起草《华为基本法》的包政教授在一次讲课中,向我们形象地描述了日本公司是如何向下属部署任务的。其中最有趣的部分是:“日本的大公司规定,管理者给员工部署任务时,至少要说五遍。”具体情况如下:

第一遍,管理者:“渡边君,麻烦你帮我做一件××事。”渡边君:“是!”转身要走。

第二遍,管理者:“别着急,回来。麻烦你重复一遍。”渡边君:“你是让我去做××事对吗?这次我可以走了吗?”

第三遍,管理者:“你觉得我让你做这事的目的是什么?”“你让我做这事的目的大概是咱们这次能够顺利地召开培训,这次我可以走了吗?”

第四遍,管理者:“别着急,你觉得做这件事会遇到什么意外?遇到什么情况你要向我汇报,遇到什么情况你可以自己做决定?”渡边君:“这件事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……如果遇到A情况我向您汇报,如果遇到B情况我自己做决定。您看可以吗?”

最后一遍,管理者:“如果让你自己做这个事,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吗?”渡边君:“如果让我自己做,可以在某个环节……”

建立体系

为什么有的人带团队,只要他不在,团队就乱成一团麻;而有的人带团队,他可以自由出差、出国进修、呼朋访友?这就涉及管理者成长的第三个阶段——建立体系。体系就像是一个精确运行的机器,一旦建立起来,就会自然运转下去,不会因为个别因素而停止。既然是机器,必然要有运行规则,这就是体系中标准建设的内容。

什么是管理

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。这里面有两个点:一是完成任务,二是通过别人。

也有一些受到员工爱戴的管理者,但是他们感觉非常累。为什么呢?他们妄图以一己之力完成所有任务,不借助团队成员的力量,始终忙忙碌碌,员工反倒非常清闲。

用球队来打个比方:就好比你是前锋,觉得后防不力,就老帮后卫防守;觉得中场组织很差,就老帮中场组织拿球。当球队需要破门得分、往前传球的时候,却找不到你这个正印前锋的影子,那球队还能赢得了球吗?

怎么才能让手下人“服”你?

“做什么都比手下人强”是极为常见的管理者思维,但想想看,这种思维也只是在职位相对较低时才有可能做到,比如车间的班组长、分厂厂长,他们从基层做起,熟悉每个工种,能力出色,于是工而优则仕。

但当你带领的团队越来越大时,“做什么都比手下人强”就只是一种理想。想想海尔集团的老总,手下人数以万计,有无数的工种和团队,如果老总有这样的思维,那不是把自己累死,就是把海尔玩死!

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工作内容有很大的不同,一言一行的要求都比普通员工高。有些话不能说,有些话必须说。一句话,管理者的使命是培养员工,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,而不是将员工的工作都加在自己身上。

学会授权,别怕员工犯错

与员工相比,管理者显然有更加丰富的经验,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将事情做得更好。于是他们怀疑员工的能力,认为员工做事情拖沓,不合自己心意,与其到后来还要自己修补,不如一开始自己就接手。

员工遇到这样的管理者,会感觉没有得到足够的信任,工作积极性受挫。长此以往,员工主动工作的热情就会消失,对工作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。

刘备管理能力强,在位期间,蜀国有五虎上将——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黄忠、马超,个个骁勇善战,独当一面。

诸葛亮个人能力强,但是培养人才能力差。刘备死后,蜀国基本由诸葛亮全盘管理。话说诸葛亮的工作态度无可挑剔,兢兢业业,如履薄冰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但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,蜀国已经到了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作先锋”的地步了。

蜀国的将军们会在出征时随身携带丞相赐予的锦囊,遇到困难打开锦囊。通过这种方式,诸葛亮代替将军们决定战局走向,即使不在现场也可以指挥千军万马。诸葛亮为人称颂的是他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敬业精神,但是他的管理方式存在重大缺陷。究其原因,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其“一生惟谨慎”,不敢让手下人犯错,不敢拿蜀国的前途冒险,希望蜀国平平安安。

团队管理者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,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眼睁睁地看着员工去犯错,而且还不能说,要给员工试错的空间,培养属于员工的责任感,让他感觉这件事跟他自己是有关的,是需要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的。

管理者的三大角色

一般来讲,管理者在团队中有三种角色定位:下层执行,中层管理,上层领导

1. 下层执行:使命必达

初级管理者以执行为重,无论遇到什么情况,都要保证最后的结果。核心任务是完成任务,取得信任。

2. 中层管理:面面俱到

中层管理者是整个团队的“大管家”,负责团队中的大小事物。比如,传达领导指令、拆分整体目标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、考核阶段绩效等,林林总总,不一而足。需要既能解决问题,又能营造氛围。

管理领域没有天才,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,唯一的途径就是练习、练习、再练习。推荐书籍<刻意练习>,作者安德斯·艾利克森。

3. 高层领导:营造氛围

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的领导属于企业中的高级管理者。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:做任何一件事对整个团队情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。多营造氛围,借助其他人来达成目标。

优秀管理者都是营造氛围的高手,营造团队氛围的核心原理在于调动员工的工作意愿,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。只有这样,才能为企业留住人才,吸引人才,使企业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。

用认同化解对方的失控情绪

如果我们面对对方的失控,只是重复地说“冷静点”“理智点”,而根本不照顾对方的情绪,那么对方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坏,最后导致事情谈不拢。

比如,管理者可以问员工“这件事让你很心烦,对吗?”“这件事让你很难过,对吗?”“这件事让你很悲伤,对吗?”等类似的问题。对方说“否”,说明他的情绪并非我们描述的那样,需要转换方向继续调整;对方说“是”,他的情绪就会变好一些。

无论情绪怎样激动,只要能够说出“是”并承认自己的情绪,气氛就会缓和下来。

一切所谓“艰难”的谈话,最难过的往往是第一关,即认同对方的情绪。过不了这一关,其他的沟通技巧都没办法起作用。核心是处理好情绪问题。

导入效应

一般情况下,人们认为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行为,殊不知我们的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情绪。

科学家将一群孩子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,让他们戴上耳机。之后,科学家告诉其中一组孩子上下点头以测试耳机灵敏度,又告诉另一组孩子左右摇头来测试耳机灵敏度。这样一来,一组孩子总在点头,另一组孩子总在摇头。

测试完毕,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比较中性的观点,并让他们回答是否同意。结果表明,总是点头的孩子中80%都同意该观点,而总是摇头的孩子中80%对此都持反对态度。

亲子关系

在家庭生活中遭遇孩子哭闹的情况,我们不妨使用反映情绪的办法: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,顺着他的意思猜测他的情绪。家长说得越准确,孩子情绪平复得就越快,直到孩子说“是”,我们和孩子就会平心静气地完成健康的沟通,不至于因为孩子的情绪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,让整个家庭都陷入情绪风暴的旋涡。

别用绩效考核代替反馈

在团队管理中,员工最讨厌的不是惩罚,而是突然的“惊喜”。什么是突然的惊喜呢?就是这一年下来你都没有说我哪里做得不好,结果年底考评你告诉我不合格。平时见了面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,结果到了关键时刻,你翻脸了。这是最让员工反感的。

管理者的任务是帮助员工去完成任务,做好平日里的辅导,而不是在他不达标的时候惩罚他,让他无所适从。

绩效考核是反馈的一部分,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两方面解读:一方面是员工的工作表现,另一方面是管理者的工作成果。员工的工作表现不佳,意味着管理者的工作成果也存在瑕疵。因此,管理者不能简单地将绩效考核差归结为员工的问题,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是否存在问题。

自律性与自尊心是正相关的关系。一个人的自尊心越强,他的自律水平就越高。如果一个员工总是被管理者发现自己的错误,那么自尊心就会受到强烈的打击。他可能会产生习惯性的自我否定,继而产生非常严重的逆反心理,不会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做事。这种打击自尊心的行为,最后的结果反而会与绩效考核的目标背道而驰。

通过正面反馈,引爆你的团队

科学家将三只小白鼠分别放入三个T型管中进行实验,目的是希望塑造出它们向右边走的行为。

  • 第一组T型管的右边是奶酪,左边是电击棒;
  • 第二组T型管的右边是奶酪,左边什么也没有;
  • 第三组T型管的右边什么也没有,左边有电击棒。

实验结果显示,第二组小白鼠率先学会往右走,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小白鼠无论如何都学不会,它们待在原地不敢动,看起来并没有走出去的愿望,说明它们一点儿都不想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。很多时候你会发现,本来你的员工工作得好好的,当你走到他身后时,他就傻了,甚至连电脑程序都打不开。

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?为了找到答案,科学家在实验之后将三只小白鼠解剖。结果发现,第二组小白鼠的健康状况良好,而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小白鼠都出现了“压力性胃溃疡”的症状。

作为管理者,我们需要让员工明确知道他做什么事情会得到表扬。但是在以往的管理经历中,我们却花了大量时间让员工明白做什么会被批评。这样一来,员工就会像实验中承受巨大压力的小白鼠一样,不敢越雷池一步,或者即使迈出这一步,也难免会做错,形成一个不良循环。

在日常工作中,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时给予正面积极的反馈,可以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,让各成员感受到尊重和信任,让员工找到工作的意义。

负面反馈时,对事莫对人

作中最棘手的部分。在日常工作中,很多管理者认为员工“说不得”。为了避免引起员工的情绪反弹,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负面反馈时,通常都会采用“三明治式”反馈模式。

BIC是英文“Behavior Impact Consequence”的缩写,意指事实影响后果。这一工具在IBM等跨国企业中被普遍使用,是管理者向员工给予反馈的标准模式。通俗而言,就是将一件事的事实、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次性说给员工听,中间不停顿。

管理者在给予员工反馈时将BIC一鼓作气说完,可以让员工比较客观地看到自身行为产生的负面效果,进而产生改进的愿望。日常管理中,一些管理者在谈话中习惯说一句话就问员工:“是不是这样?”这就给了员工反驳的时机和理由。此时询问,暗示意味和针对性较强,容易激化矛盾。

在反馈的两种类型中,正面反馈更适合塑造和调整员工的工作行为,负面反馈也是团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据统计,在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,正面反馈与负面反馈的最佳比例是4∶1。在这种情况下,团队的整体氛围会特别和谐。相反,在气氛较差的团队中,这个比例是1∶6。这个比例需要管理者灵活掌握,切不可走极端。

把时间用在关键要务上

管理工作很多,但是总共只有两类:一类是管人,一类是理事。上面所说的制订计划等都是属于理事的范畴。我们经常忽略了管人这个部分,其实这是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。

  • 管人:重要不紧急
  • 管事:重要且紧急

通常情况下,管理者最常见的做法是先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——理事,做完之后会发现,怎么又出现了很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?接着理事,于是一直保持着忙碌的状态,而重要不紧急的事情——管人,则根本顾不上。

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、带领员工成长。只有这样,你才有升迁的希望,才能应对将来更加复杂的工作,整个团队也会获得快速扩张和发展。

统计数据表明,一般的职业经理人80%的时间都在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,而一个高效能的职业经理人70%的时间都在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。是否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管人上,也成为管理者效能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。

如何正确又高效地做决策

英国创新思维大师爱德华·德博诺博士写过一本名为《六顶思考帽》的书。在书中,他将人的思维分成六种角度,每一种角度用一种颜色的帽子来表示。

1. 白色思考帽子 – 中立

白色是中立而客观的。戴上白色思考帽,需要将精力集中于客观的数据和事实。当与会成员都戴上白色思考帽时,大家需要冷静地分析实际情况,正确评估事情的可行性。大家只说事实的时候,是用不着吵架的,这样数据收集的部分很快就会完成。

2. 黄色思考帽 – 正面

当与会成员都戴上黄色思考帽时,应该用乐观积极性思维方式,说出项目的好处。管理者一定要让每个参与的成员都说出这件事的好处,特别是持反对意见的人。这种做法,有助于管理者广泛搜集关于事件好处的信息。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。万一事情被批准可以施行了,原本不看好项目的人也会觉得自己跟大家一样,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好处。因为即使强烈反对,他也在赞成者的角度参与过。这种参与感是很有价

3. 黑色思考帽 – 负面

当与会成员都戴上黑色思考帽时,则应考虑在项目的各个细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,以及可能会遭遇的损失。

4. 绿色思考帽 – 负面的解决办法

绿色思考帽寓意创造力和想象力。它具有创造性思考、头脑风暴、求异思维等功能。当与会成员都戴上绿色思考帽时,需要用跳跃性的创意思维进行思考,为可能的风险因子和困难情况想出一些新的点子。

5. 红色思考帽 – 直觉

当与会成员都戴上红色思考帽时,需要说出自己的直觉判断——这件事是否可行,不必阐述原因。

6. 蓝色思考帽 – 主持人

蓝色思考帽负责控制和调节思维过程。它负责控制各种思考帽的使用顺序,规划和管理整个思考过程,并负责做出相应结论。

以上六顶思考帽循环往复,团队就可以对这个项目将要带来的收获、利益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和困难有足够的认识,也会为这些困难想出很多有创意的办法,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决策方式。